《论生与死》简介:人类认为自己是地球神一样的存在,并且为自己创造的文字文明模式引以为豪,大千世界让人类眼花缭乱,但归根到底他们一生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围绕两个字“生”“死”,人类文明的社会性模式就是尽一切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规避死亡的到来。人类对生的渴望,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尽量让死亡来的迟些
论生与死相关内容
论生与死 第1章 开篇序言 试读
人类认为自己是地球神一样的存在,并且为自己创造的文字文明模式引以为豪,大千世界让人类眼花缭乱,但归根到底他们一生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围绕两个字“生”“死”,人类文明的社会性模式就是尽一切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规避死亡的到来。人类对生的渴望,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尽量让死亡来的迟些,无论自欺欺人地编造多少经典和艺术来粉饰自己为些奋斗的做下的种种兽行,人类就在弱智而荒谬的谎言中代代繁衍。
皆因无人能实证生与死的实质。我们3岁后才有记忆,所以不得知是如何而生,死亡身体消失后,无人从死亡后返回来说明死亡后的世界,我们能有记忆的人生就是生,没有记忆的就是生前和死后的世界。
所以人类恐惧死亡,希望新生,我们人类的全部结构实际就建立在“生”“死”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记忆未知的部分,就像一个失忆人。
许多先贤也明白这个症结,尝试探索我们出生前和死亡后的世界,以解放当下人类的痛苦根源。他们尝试了许多方法:“禅定修行”“瑜伽术”“催眠”“物理研究我们的组成和运作原理”等等。他们共同的结论是有“轮回”,也就是生死是一种现象,一种蜕变,这一世过完,通过死亡蜕去旧躯壳,通过生换上新装。不过是一种理论。只有少数人通过特殊方式声称生死是这个原理,不能用大多数人认同的现象实证。
当下世界依然是盼望生,畏惧死亡,这就像一种无形的枷锁,将生物世界死死地控制住。由此上演出一幕幕的闹剧,生灵们都希望从这痛苦根源解脱。
当前流行的生死观主要有二类,一个是大多宗教的观点,身体是衣服,灵魂是真我,生死只是一个轮回,另一个是发展数百年的科学观点,身体是物质演化而来,灵魂是演化出的大脑的一种电波,死后重回宇宙物质大循环,还有部分人认为是高等级文明创造的玩偶。
但种种观点有个共同点,没有经过多数人的实证,可以理解为就像盲人摸象式的猜谜,许多人采用先死后生来体验这过程。但到目前为止,这还能归为幻觉.
但有一点现在是有共识的,就是我们感官理解现实的能力范围是很局限的,也就是说我们感官的世界只有我们自己人类认可,而且每个人的感觉也是有差异的,举例心情好时的外部世界跟低落时你感觉的外部世界就不一样。
我们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我们会对外部事物做推想,比如车辆运行方向,自己的职业规划,然后许多时候外部环境的运行会按照你的推理运行。同样生与死的概念,就是我们对外部环境概念的一个总结。我们有许多这样的观念,但其实都不是绝对的,比如人埋土里,很快便会没气息,但练瑜伽的术士可以埋半年,出土还存活,又比如几天不进食会死亡,但某些宗教可以长期辟谷(绝食)冥想。从这点可以看出,其实我们的观念是自己总结的,反过来束缚自己,又比如实验给人强烈暗示他会死亡,结果试验者未受任何伤害真的死亡。
所以我觉得生与死也许是我们自己总结反过来束缚自己的
要让人接受我的这个观点,按我们的思维逻辑,就是要有一个经历生死,然后复阳详细按逻辑解释,现在的宗教禅定或冥想,我想原理都是让自己进入死亡,然后又复活的方术,据说是有人做得到,就是他能反复由生进入死,又由死复生。
但绝大多数人没这神通。所以生而生,死就灭的观念是当下主流看法,当下的自己死就来掉,永远不会再有一个我。这个观点其实是我们文明的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