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何物相关内容
天外何物 第1章 序言:破天之荒 试读
蚯蚓,它从一出生就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底下,父辈们从未告诉过它,地面上有花草树木,有蓝天白云,有更绚丽的世界,但蚯蚓总想着地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即使它不知道从哪个方向松土是最容易的,也许会被石头碰的头破血流,会遇到难以松开的硬土,但它一直在努力着,向上爬,……这就是探索未知的精神。
而在茫茫宇宙,在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上,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一直对头顶的天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天外,究竟有什么!千百万以来,每一代的人们都无限制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探索天外,这个未知的宇宙。
最早有《拾遗记》记载尧“乘搓泛天河”,《列女传》记载舜“服鸟工衣”的传说,更有《山海经》中奇肱国人作飞车乘风远行的传说,这些可以算作理想,算作追求,更可以算作开始,而一旦有了开始,那就有了无数个不确定的勇敢和无数次尝试。虽然舜禹的记载可能算作是一种理想,而非现实。但明代的万户,他的飞天行为则可以说是最勇敢的一次尝试,也是人类达到地面高处,走向天外世界的第一步,万户仅用47个自制火箭加一只大风筝、一把椅子,就敢“上天”,虽然站在先进的文明去看,这是不可能成功的,甚至是愚蠢的,但恰恰是他失败的先例让我们意识到头顶上的天空之外,更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我们才能沿着他失败的,“愚蠢”的第一步继续前进。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欲上九天,摘星揽月,何曾止步?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历经了多少代人类研发的宇宙探测器,随着在茫茫宇宙中的不断前进和突破,有一天,人类发现了宇宙的“边界”,凡是任何探测器到了宇宙边界,均会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排斥,速度逐渐减弱为0,无法前进,就像是在一个黑屋子里边摸索了半辈子,终于摸到了一扇门,却发现门是锁着的,怎么也打不开。于是人们花了花了几百年的时间,利用科技力量不断破界,但最终还是对宇宙边界无能为力,只能将其命名为“天之荒”,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的宇宙探测事业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就像被关在牢笼中被饲养的动物,从那时的教课书上,在物理学多了一章节的基础常识,就是天之荒,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的教育中,很多人慢慢也接受了这种现实,甘愿被当做天之荒内的宠物。
不过总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被像宠物一样被圈养,力图破天,探一探天之荒外的世界!
相关推荐: